過於寵愛孩子的壞處

SELMA 538 2020-03-31 education

過於寵愛孩子的壞處

我們都知道孩子3歲定性格,3歲前是孩子性格養成的關鍵時期,但3歲足足有一千多天,究竟孩子是從什麼時候開始性格萌芽的?是出生的頭幾個月裡還是1歲後?不得而知,就無計可施。待孩子長到3歲,再來注意管制,顯然已經錯過了最好的時機。錯過教育時機的孩子,在14個月以後會顯現出來,他們最典型的特點是:喜歡用哭來作為達到目的的手段。比如,一個16個月大的孩子,常常半夜醒來不睡覺,要你兜著他在屋子裡轉悠玩耍,如果你拒絕了,他就使出洪荒之力來哭。為什麼會這樣呢?因為在14個月前,他已經被你寵壞了。

01、孩子被寵壞的緣由,剛出生的寶寶,是不會被寵壞的,因為他們不會主動跟任何人交流。5個月前,孩子之所以啼哭,是因為感到疼痛和不適(要麼髒了,要麼餓了,要麼不舒服了)。這種硬性需求的啼哭,父母必須及時給予回應,孩子安全感的建立也始於前5個月。而6個月的孩子的啼哭聲就有所不同了。他們會因不適而啼哭,也有時會因尋求陪伴而啼哭。除此之外,他們還會逐漸開始將啼哭聲作為尋求關注的手段。孩子這種有功利心的啼哭,是他正常智力發展的體現。在經過數千次的啼哭經驗,漸漸的,他已經能夠覺察到,啼哭是最有用的武器。孩子成長中的變化悄不聲息,到1歲時,他已經可以很熟練的運用哭來克服父母的抵抗。我們看到很多剛滿1歲不久的孩子,能非常有效的利用這個令人頭疼的工具來達到自己的目的。這其中的原因,正是因為孩子在6-12個月期間,父母沒能讓他明白這種故意啼哭得不到什麼結果。相反,有些父母還會使孩子認識到,如果他大哭特哭,就能輕而易舉的突破父母的底線,達到自己的目的。可以說,1歲的孩子經常哭鬧,是因為他們被獎勵這麼做。

02、寵壞孩子的過程,如果你仍然停留在孩子出生頭五個月,對他關注有加,事事都順著他,那麼只會強化他這種啼哭手段。1歲半的時候,隨著孩子違拗症和我行我素的出現,那時候,你就不得不要面對一個時刻挑戰你權威的孩子。很多父母認為孩子還太小,所以採取習慣性的容忍態度,甚至還允許他們出現一些不快樂的行為,譬如,亂扔東西,踢人。而父母之所以會容忍孩子這樣的行為,原因在於:很愛自己的孩子孩子如果對孩子太嚴厲,會導致孩子不愛自己不知道如何對付這個時刻挑戰他們權威的孩子,見過一個非常執拗的孩子。任何時候,只要去商店必須要買一樣東西,否則就會當場大哭。孩子的媽媽根本拿他沒辦法,一開始會講道理,接著會假裝離開,最後返回來滿足孩子的要求。還有的孩子,比較能察言觀色。在家裡做父母反對的事情,父母看到會嚴厲的斥責幾句,然後走開了,繼續去做飯或者接電話,而沒有再繼續監督孩子是否有繼續行為。久而久之,孩子會意識到,原來只要在父母生氣的時候收斂一下就行了,父母會很快走開,自己就可以繼續做像做的事了。上面這些例子,在孩子進入到3歲時,他們可能會仍然不知道什麼可以做,什麼不可以做的界限,而這樣的孩子脾氣會很大,眼裡容不得半點沙。

03、如何避免寵壞孩子?為了避免孩子在3歲前成為一個過度以自我為中心的人,最好的方法是從6-14個月開始注意他們有目的啼哭的頻率,並避免孩子過度利用需求性啼哭。比較有效的方法是:找到孩子感興趣的事,讓他們忙起來。適用6-8月齡孩子的事:帶孩子出去玩,讓他大量不同的人、地方和事物經常與孩子一起玩,提供一些可以放進嘴裡啃咬的東西,給孩子做嬰兒操。適用於8-14月齡孩子的事:主要看護人儘量陪伴孩子一起玩提供孩子可以探索的東西幫孩子練習新的運動技能,如做嬰兒操、游泳,如果孩子大部分的時間裡,能滿足他這些興趣,他就會忙於這些具有挑戰的、有趣的令人愉快的活動,從而保持良好的情緒,不會出現過度的需求性啼哭。你每主動陪孩子玩一次,孩子就會減少一次必須教你到他身邊來的機會。在這幾個月裡期間,你需要通過設立明確的限制來樹立和牢固你的權威。即使孩子大哭特哭,你要記住,如果你的孩子對他在家裡和生活被賦予了權利開始有了期待,一些不快的事就就不可避免的了。如果你用愛和堅持的方式對待孩子,慢慢的他們會在8-22個月期間減少哭的次數,抱怨也會減少。不要等到孩子17-18個月的時候在開始設立限制,這個時候已經晚了,你需要付出很多倍的努力去改變孩子先前的陋習。在這個時候,你一定要孩子明白:寶貝,你是很特殊,媽媽也很愛你,但是你也不能比其他人更特殊。

 

Sources of article: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3ufPOZluF8Q

相似文章